《鐵血共和》劇情簡介
1912年,孫中山被迫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,袁世凱繼任。江西都督李烈鈞斷定“國家從此多難”。袁世凱不斷派遣間諜進行活動,用金錢分化、腐蝕贛軍將領,同時又在上海火車站暗殺了國民黨代理事長,並與俄、英、日、德、法五國銀行簽訂《善後借款合同》,以擴充軍費。
袁世凱妄圖稱帝賣國的陰謀日益暴露。1913年,李烈鈞奉孫中山之命在江西湖口舉兵討袁,揭開了“二次革命”的序幕。袁世凱震驚,大量北洋軍由水陸兩路源源開進江西。由於李烈鈞孤軍無援,倉促上陣,“二次革命”慘遭失敗。李烈鈞流亡海外,從日本到西歐,輾轉南洋,曆盡艱辛。李烈鈞渴望重振旗鼓,再創共和。
1915年12月,李烈鈞又奉孫中山之命在雲南組織了護國軍。他率領的護國第二軍,勢如破竹。3月下旬,袁世凱被迫取消帝製。孫中山號召人民繼續討袁鬥爭。在護國軍節節勝利的沉重打擊下,袁世凱終於在絕望裏死去。
《鐵血共和》相關視頻
-
2.0 巨塔之後國語
-
4.0 長風少年詞
-
5.0 歸隊
2025 國產簡介: 以東北抗聯十四年艱苦抗戰曆程為背景,講述了一支抗聯小隊曆經慘烈戰役與大部隊、黨組織失聯,在日軍層層圍追堵截下致隊員紛紛失散,曆經艱難險阻、生死考驗重新集結,重返東北戰場,為中國抗戰、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貢獻熱血和生命的故事。 本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,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而創作。 -
6.0 與晉長安
-
10.0 滿庭芳
-
10.0 子夜歸